校企合作 | 人才培养共发展 科研创新强动力
8月26日,十八所与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共同建设的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在十八所园区内挂牌成立。
该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着眼于国家重大发展需求及关键核心技术发展目标,旨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适应新形势下国内大循环发展模式,助力科技强国发展建设。
在天津市“一基地三区”和“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部署的背景下,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突破了传统封闭办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将天津大学人才、知识优势与十八所产业、行业资源有机整合,将高等院校理论培养模式与科研院所工程实践培养模式有机结合,使课题研究焦点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相协调,形成强有力的科研力量,为更深入、更多元的科研创新提供动力,构成良性可持续有机循环,有利于开拓未来创新研发新边界。
十八所副所长汤雁、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成山共同为基地揭牌。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各系主任、教授,十八所项目办、人力资源部、科技部、临近空间专业部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双方高水平人才参加仪式。
双方就共建合作领域进行座谈交流。十八所介绍了人员、机构、学科专业、科研平台、项目资源、重大成果等方面基本情况。汤雁表示,将为天津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工程实践和课题研究提供支持,共同做好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相关工作。
王成山介绍了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学生培养和学科方向等方面情况,表示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并感谢十八所对人才培养的大力支持。
座谈还围绕研究生联合培养、重大科研项目联合申报、促进学科专业互补与融合等方面进行讨论。双方相信,以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为契机,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将促进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十八所临近空间专业部 供稿)